寵物醫生在線谘詢 回到首頁
公告圖標

回到頂部 醫師

狗狗怎麼驅蟲?一文讀懂,輕鬆拿捏!

2025-02-28 17:44:27
狗狗驅蟲分為體內驅蟲和體外驅蟲,體內驅蟲建議從45日齡開始,每月一次常規體內外驅蟲,直到6月齡。成年後每3個月一次。如果狗狗經常外出或吃生肉,建議縮短至每2個月一次。體外驅蟲可以從狗狗8周齡開始,保持每月一次。常見的體外驅蟲藥有福來恩、愛滴克(非潑羅尼滴劑)等,主要能驅殺跳蚤、蜱蟲和虱子。體內驅蟲藥可以選擇拜寵清、犬心保、普拿杜(芬苯達唑片)等,都是口服藥物,可以有效驅除蛔蟲、鉤蟲等,部分藥物還能預防心絲蟲。目前還有很多驅蟲藥可以同時驅除多種常見的體內外寄生蟲,比如滴派(吡蟲啉莫昔克丁滴劑)。

養狗的朋友們都知道,驅蟲是狗狗健康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環。寄生蟲不僅會讓狗狗感到不適,還可能引發一係列健康問題,甚至傳染給人類。那麼,狗狗到底該怎麼驅蟲呢?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聊聊這個話題,讓你輕鬆拿捏狗狗驅蟲要領!

狗狗怎麼驅蟲?

一、狗狗常見的寄生蟲類型

在開始驅蟲之前,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狗狗可能會感染哪些寄生蟲。寄生蟲主要分為兩大類:體內寄生蟲和體外寄生蟲。

1.體內寄生蟲

●蛔蟲:最常見的一種,幼犬感染率較高,可能導致腹瀉、嘔吐、營養不良。

●鉤蟲:通過皮膚或口腔感染,會引起貧血、消瘦、便血。

●絛蟲:可以通過跳蚤傳播,可能會在狗狗的糞便中看到像米粒一樣的絛蟲節片。

●心絲蟲:主要通過蚊子傳播,嚴重時會危及生命。

●鞭蟲:感染後可能導致慢性腹瀉和體重下降。

狗狗驅蟲

2.體外寄生蟲

●跳蚤:會讓狗狗瘙癢、抓撓,可能導致過敏性皮炎,還可能傳播絛蟲。

●蜱蟲:不僅吸血,還可能傳播萊姆病等疾病。

●虱子:會導致皮膚瘙癢、掉毛,影響狗狗的情緒。

●蟎蟲:包括耳蟎、疥蟎和蠕形蟎,會導致皮膚問題,如瘙癢、脫毛等。

狗狗體外寄生蟲

二、狗狗驅蟲時間與頻率

驅蟲並不是一次搞定的事情,而是需要根據狗狗的年齡、生活環境、健康狀況等因素來製定計劃。

1.幼犬

從45日齡開始,每月一次常規體內外驅蟲,直到6月齡。

2.成年犬

☼體內驅蟲:每3個月一次。如果狗狗經常外出或吃生肉,建議縮短至每2個月一次。

☼體外驅蟲:每月一次,尤其是在春夏季節,蜱蟲和跳蚤活躍的時候。

3.特殊情況

☼如果狗狗已經感染寄生蟲,需要根據獸醫建議進行密集驅蟲。

☼懷孕母犬在配種前和分娩前也需要驅蟲,具體時間請谘詢獸醫。

狗狗驅蟲藥

三、狗狗驅蟲藥怎麼選?

市麵上的驅蟲藥五花八門,鏟屎官們可能會挑花了眼。下麵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常見的驅蟲藥類型:

1.體外驅蟲藥

●滴劑:常見的有福來恩、愛滴克(非潑羅尼滴劑)等,能驅殺跳蚤、蜱蟲和虱子。

●噴劑:適合快速見效,但持續時間較短。

●項圈:像索來多這樣的項圈,可以持續釋放藥物,提供長時間的防護。

2.體內驅蟲藥

●片劑:常見的如拜寵清、犬心保、普拿杜(芬苯達唑片)等,都是口服藥物,可以有效驅除蛔蟲、鉤蟲等,部分藥物還能預防心絲蟲。

3.綜合驅蟲藥

●目前市麵上的很多驅蟲藥可以同時驅除多種常見的體內外寄生蟲,比如滴派(吡蟲啉莫昔克丁滴劑),既可以驅除跳蚤、耳蟎、蠕形蟎等體內外寄生蟲,又可以驅除蛔蟲、鉤蟲、鞭蟲,預防心絲蟲。

在選擇驅蟲藥時,一定要根據狗狗的體重、年齡、健康狀況以及生活環境來選擇,最好谘詢獸醫的建議。

狗狗驅蟲注意事項

四、驅蟲前後的注意事項

1.驅蟲前

○健康檢查:在給狗狗驅蟲前,最好先帶它去做個健康檢查,確保沒有其他健康問題。

○觀察狗狗的狀態:如果狗狗正在生病、懷孕、哺乳期或者準備打疫苗,驅蟲前一定要谘詢獸醫。

2.驅蟲後

○觀察反應:有些狗狗在驅蟲後可能會出現一些輕微的副作用,比如嘔吐、腹瀉等。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,一定要及時聯係獸醫。

○保持清潔:驅蟲後,保持狗狗的生活環境清潔,避免再次感染。

狗狗的驅蟲工作看似簡單,但其實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各位鏟屎官,讓你們的狗狗健康快樂地成長!

回複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