寵物醫生在線谘詢 回到首頁
公告圖標

回到頂部 醫師

怎麼辨認狗狗要驅蟲了?這些信號要重視!

2025-02-05 18:29:22
要辨認狗狗是否需要驅蟲,可以觀察其日常行為和身體狀況。如果狗狗頻繁抓撓、啃咬身體,或者在皮膚上發現跳蚤、蜱蟲等寄生蟲,或者看到黑色的小顆粒(跳蚤糞便),這可能是感染體外寄生蟲的跡象。此外,狗狗出現食欲不振、腹瀉、嘔吐、體重減輕或腹部腫脹等症狀時,可能是感染了體內寄生蟲,如蛔蟲、絛蟲等。如果鏟屎官發現狗狗有以上任何一個或多個症狀,一定要及時帶它去寵物醫院檢查。若確診為寄生蟲感染,要及時為狗狗驅蟲。為了避免寄生蟲感染對狗狗的身體造成損傷,更建議大家定期為狗狗進行體內外驅蟲,同時保持環境衛生。

對於剛養寵物狗的新手鏟屎官來說,狗狗的健康至關重要,而驅蟲是保障狗狗健康的關鍵環節。但怎麼知道狗狗需不需要驅蟲呢?接下來,就為大家詳細介紹辨認狗狗要驅蟲的方法以及正確驅蟲方式,新手寵主千萬別錯過哦!

怎麼辨認狗狗要驅蟲了?

一、為什麼狗狗需要驅蟲?

狗狗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觸到各種寄生蟲,這些寄生蟲不僅會影響狗狗的健康,還可能傳染給人類。常見的寄生蟲包括蛔蟲、絛蟲、跳蚤和蜱蟲等。定期驅蟲可以有效預防這些寄生蟲的感染,保障狗狗和家人的健康。

狗狗感染寄生蟲的信號

二、狗狗感染寄生蟲的常見信號

1.體內寄生蟲感染的信號

▶體重下降:狗狗食欲正常甚至增加,但體重卻下降。

▶腹瀉或嘔吐:狗狗頻繁腹瀉或嘔吐,尤其是糞便或嘔吐物中帶有蟲體。

▶腹部腫脹:幼犬腹部明顯腫脹,可能是蛔蟲感染。

▶毛發無光澤:狗狗的毛發變得幹燥、無光澤,可能是營養不良導致的。

▶咳嗽:狗狗感染心絲蟲或肺吸蟲時,可能會出現咳嗽和呼吸困難的症狀。

2.體外寄生蟲感染的信號

▶頻繁抓撓:狗狗頻繁抓撓身體,尤其是耳朵、頸部和腹部。

▶皮膚紅腫:皮膚出現紅腫、發炎或脫毛,可能是跳蚤或蟎蟲感染。

▶可見蟲體:在狗狗的皮毛中發現跳蚤、蜱蟲或蟎蟲。

▶耳朵異味:狗狗耳朵有異味或分泌物增多,可能是耳蟎感染。

狗狗要驅蟲的信號

如果鏟屎官發現狗狗有以上任何一個或多個症狀,一定要及時帶它去寵物醫院檢查。若確診為寄生蟲感染,要及時為狗狗驅蟲。

為了避免寄生蟲感染對狗狗的身體造成損傷,更建議大家定期為狗狗進行體內外驅蟲,同時保持環境衛生。

 

二、狗狗驅蟲頻率建議

☞幼犬:在幼犬2到3月齡時,就需要進行第一次體內驅蟲,之後每月進行一次,直到6月齡。

☞成年犬:6月齡以上的成年犬,體內驅蟲可以每3個月進行一次,體外驅蟲一個月一次。

☞特殊情況下的驅蟲頻率:如果狗狗經常外出或生活在寄生蟲高發地區,建議增加驅蟲頻率。

狗狗多久驅蟲一次?

三、如何選擇合適的驅蟲產品?

1.體內驅蟲藥:常見的體內驅蟲藥主要成分有吡喹酮、阿苯達唑、芬苯達唑等。吡喹酮對絛蟲和吸蟲有很好的驅殺效果;阿苯達唑和芬苯達唑則對蛔蟲、鉤蟲、鞭蟲等腸道寄生蟲作用顯著。不同成分針對的寄生蟲種類有差異,在選擇時要根據狗狗可能感染的寄生蟲類型來挑選。

2.體外驅蟲藥:常見成分有非潑羅尼、吡蟲啉、氯菊酯等。非潑羅尼能有效殺滅跳蚤、蜱蟲;吡蟲啉對跳蚤、虱子等有較強的驅殺能力;氯菊酯則常用於驅趕蚊蟲。

3.內外一體驅蟲藥:綜合型的體內外驅蟲藥能應對更多類型的寄生蟲,更為實用。比如滴派(吡蟲啉莫昔克丁滴劑),其主要成分是吡蟲啉+莫昔克丁,能同時驅殺/預防跳蚤、虱子、耳蟎、蛔蟲、鉤蟲、心絲蟲等12種體內外寄生蟲。

驅蟲是狗狗護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定期驅蟲可以有效預防寄生蟲感染,保障狗狗和家人的健康。作為新手鏟屎官,學會識別狗狗感染寄生蟲的信號,了解驅蟲的頻率和方法,是確保驅蟲效果的關鍵。希望本文能幫助你快速掌握驅蟲知識,讓你的狗狗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
回複(0)